昭君鎮香溪社區下轄8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約8000人。曾經,社區集體經濟極度薄弱。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因為沒錢,社區許多建設無法進行,活動不能開展。
“窮”則思變,在一次社區黨員大會上,黨員周大清向支部提出建議:“過往車輛越來越多,常常在集鎮街上亂停亂靠,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也破壞了市容市貌,能不能考慮修建一個停車場呢?”話音剛落,便得到了在場同志們的熱烈響應。社區黨支部立即行動,積極尋找各方籌措資金,在社區東、西兩頭的閑置空地上分別修建了一個停車場,可停放近150輛車輛。停車場的建設,既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方便了車主,又能每年為社區增加上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嘗到甜頭的社區又成立物業公司,把移民戶周轉后長期閑置的房屋收回,整理修葺后,發布信息對外招租,租金由過去荒廢時的 1萬元增長到現如今的6萬元。除此之外,香溪社區還積極利用社區各類資產資源為集體經濟創收,如出租香溪廣場空地給企業舉辦各類大小文藝、商業活動,每年為社區帶來近2萬元收益;在過往行人密集的橋頭同廣告公司合作修建廣告牌一處,每年增加收入約1.5萬元……
既“抱西瓜”,也“撿芝麻”。香溪社區多措并舉,盤活各類閑置資產,集體經濟發展成效顯著。2021年,昭君鎮政府委托香溪社區經濟合作社經營昭君鎮殯儀館,社區圍繞殯儀館經營業務進行謀劃,對服務項目、價格制定、制度管理等環節進行嚴格規范,將其打理得井井有條,集體經濟收入去年突破20萬元。
大河有水小河滿,腰包鼓起來的香溪社區聚焦群眾所需,利用集體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支持居民改善人居環境,還為社區內的臨時工、農民工裝修完善了零工驛站,提供暖心細致的各項服務,有效激發出了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活力。
如今,香溪社區發展集體經濟的勁頭更足。“我們將以集體經濟倍增工程為重點任務,通過進一步盤活、經營閑置資產,經辦經濟合作社等方式,力爭今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香溪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唐媛媛信心滿滿地說。(記者 劉俊 通訊員 嚴弘 劉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