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沖村的村民議事廳內,一場針對開辦“幸福食堂”的鄉村夜話正在進行。村黨支部書記謝蓉宣讀了實施方案,并對實施背景、原則、建議收費標準、運行要求等進行了解讀。村干部、村民代表圍繞“幸福食堂”服務的就餐范圍、優惠對象的人員類別、運營管理、安全問題等暢所欲言,展開熱烈討論。
今年5月,村“兩委”班子成員在深入群眾家中宣傳政策法規、收集社情民意時,聽到了部分留守、獨居老人反映在家“做飯愁、吃飯難”這一問題。于是,村里決定對原活動中心廚房進行改造,并開辦“幸福食堂”,預計9月1日開始試運行。在一個多小時的議事過程中,村民代表以服務村民和解決老年人吃飯困難問題為出發點,積極建言獻策,經過充分討論,一致同意開辦“幸福食堂”。
“幸福食堂”的開辦將遵循村委會主導、村級管理、村民自愿和非營利性“四項原則”,由村委會發揮改善民生的主體作用,既服務特定人群,又不包攬子女贍養義務、不涉及養老服務市場化,負責“幸福食堂”的管理運行,向符合條件且自愿遵守食堂管理規章制度的人開放,需要照顧留守兒童的可將留守兒童一并納入就餐范圍。針對村民實際,“幸福食堂”采取不同年齡段收取不同費用的形式,根據市場菜價決定就餐成本價格,不足部分由對外運營性收益進行補貼,食堂收支情況定期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鄉村夜話熱議“幸福食堂”的開辦是許家沖村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一個縮影。許家沖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突出黨建引領、群眾主體、共建共治原則,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會治理體系,踐行“ 黨員公約”“村規民約”和“共富合約”,激勵村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通訊員張國榮、陳相予、胡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