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區住建局在提升市場主體和居民用氣用水便利度上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請問區稅務局,智慧稅務大廳投入使用后,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辦稅繳費便利度有什么促進,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
8月1日,一場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考”在伍家崗區火熱進行——“出題人”是部分來自企業、街鄉、部門的人大代表,“答題人”是來自該區12個職能部門負責人,“閱卷人”是全體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參會的企業代表。
看著大屏幕上的分數和排名,位次靠后的單位負責人們一個個面紅耳赤。這次詢問在代表和部門間反響熱烈,通過真查、真問、真評、真改,讓參會部門在紅臉出汗中感觸人大監督剛性,促進相關部門積極履職,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深入調研“真查”
“專題詢問要敢于動真碰硬、直面問題,不能走形式、走過場,要創新方式,增強監督剛性和實效。”今年4月以來,區人大常委會統一部署,成立由人大專工委、街鄉人大機構負責人、企業代表等組成的5個調研組,圍繞審批流程不優、惠企政策落實難、要素保障難等市場主體和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開展調研。調查組訪企業、問群眾、進部門,采取網上征集線索、發放調查問卷、會議座談、現場視察、個別走訪等形式,廣泛征求建議意見、找尋問題短板。
調查期間,調研組走訪重點部門41次,發放問卷136張,征集意見線索19條。前期的深入調查、精準摸底,為開好專題詢問會議打下了堅實基礎。
直面問題“真問”
8月1日,伍家崗區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對區法院、區金融辦、區住建局等12個部門的相關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詢問人員在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基礎上,擴大至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等群體,既有效提升了代表參與度,又擴大了問題覆蓋面。詢問現場,代表們踴躍提問,直擊問題短板,“辣味”十足。詢問方式采取一對一問答進行,對于回答不全面或不準確的,代表們當場追問。
在2個多小時的詢問中,現場12名提問人員,針對市場監管、企業用水用氣便利度、不動產轉移登記辦理、異地評標等問題進行詢問。區市場監管局等12個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作答。一問一答之間,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識,也體現了各方對法律的尊重和對人民的負責。
創新方式“真評”
本次測評首次采用現場打分的方式進行結果評價。49名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企業界代表、群眾代表擔任評委,根據應詢部門剖析原因、落實政策、采取措施等綜合因素,結合現場答題流暢度等具體表現評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平均分,即為最終得分,并現場亮分公布排名。
參會代表普遍認為,這種評價方式用數據說話、直觀明了、客觀公正。參與排名的部門也對測評結果心服口服。排名靠后的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努力改進工作方法、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理念,用真心實意、實實在在的服務得到市場主體、人民群眾的認可。
緊盯落實“真改”
“詢問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優化環境才是目的。”參加會議的區委書記陳道坤在點評時強調,“專題詢問始于‘問’,但不止于‘答’,關鍵在于‘改’,區人大要突出結果導向、抓好跟蹤問效,堅持監督、整改、再監督、再整改,在緊追不舍、揪住不放、一抓到底中凸顯人大監督的閉環效應。”
據了解,區人大常委會將把調研和詢問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逐條梳理,形成問題清單,交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辦理并限期整改落實,用全鏈條、清單制、閉環式的監督“組合拳”,確保專題詢問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切實在優化營商環境中貢獻人大監督力量。
三峽日報通訊員 苗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