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這個山區小縣城,不僅風景美而且城市管理理念先進。我開車路線不熟,走錯了路,壓了路口實線,交警了解情況后,不僅不處罰,還耐心給我指路!”7月31日,廣州籍游客林先生由衷地說。
外籍車輛初次來興不熟悉道路環境發生的一般性違法、不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輕微違法一律不予處罰,這是興山交警深化公安交管執法改革,聚焦群眾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六停五不”規范執法模式。該模式即整合資源,全城“一卡通停”;全力保暢,主干樞紐禁止停;方便群眾,夜間順向靠邊停;保障供應,允許貨車錯峰停;助學護學,固定時段指定停;促進消費,商業區域限時停。對不妨礙其他車輛或行人正常通行的、夜間(22:00—次日 6:00)在非主干道停車的、拖車時駕駛人趕到現場的,一律不拖曳車輛;對發生未傷人的輕微交通事故的、運輸民生保障物資的、外地過境車輛未發生嚴重交通違法的一律不扣留車輛;對不妨礙其他車輛或行人正常通行的、臨時停車上下乘客即停即走的、背街小巷非群眾舉報的一律不電子抓拍;對證據照片識別度不夠的、同一地點連續多次發生同一違法行為(3 次)未經提醒的、遇障礙壓線繞行未危害交通安全的一律不錄入違法處理系統;對緊急情況下發生的違法經核查屬實的、外籍車輛初次來興不熟悉道路環境發生的一般性違法、不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輕微違法一律不予處罰,對六個月內無交通違法記錄的車輛的首次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一律給予警告,不予罰款、記分處罰。
古夫縣城是一座三峽工程移民縣城,建成于2002年。近年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車輛大幅增加,道路、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已難以滿足當前交通需求。為緩解停車難、亂停車問題,興山推出“六停五不”精細化、人性化城區交管模式,使停車難、亂停車交通亂象得到改觀,也讓廣大市民感受到公安交管執法的溫度。
據交警大隊負責人李孔林介紹,興山縣投資800余萬元,對城區交通信號燈、交通卡口、違停球等電子設施予以升級完善,每天有180余個電子監控設施在線,對3.8平方公里主城區實現全方位覆蓋。公安交管部門通過交通管理數字化智能平臺,對亂停亂放、沖闖紅燈、違章掉頭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實時抓拍,根據城區車流量,在全城適時構建“綠波帶”交通體系,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時,通過數字化智能交管平臺,對違法行為數據進行自動研判、推送,對城區交通管理工作每日調度、每日研判、每日會商,實行“一路一策”“一點一策”的精細化、精準化管控。
為緩解停車難,在由縣城鄉投資公司牽頭,整合城區各小區、公共停車場等停車資源,推行“一個停車場”建設,引導小區居民、企事業單位車輛進停車場規范停放的基礎上,公安交警部門對車位矛盾突出的商住小區路段,允許小型汽車夜間停泊,緩解居民區夜間停車難問題。為服務餐飲經濟、地攤經濟,在各商圈周邊劃定部分限時停車位,允許機動車限時停放。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強化宣傳引導、柔性執法相結合、教育處罰相結合原則,加強對城區車輛停放秩序規范,執法過程中,做到寬嚴相濟、疏堵結合,理性化解執法瓶頸。同時,對非嚴管路的違法停車行為,一律“先勸后處”,即違停車主通過系統自動推送一條勸離提醒短信,如十分鐘內違停車輛駛離的,一律不處罰。2022年底以來,城區還先后取締4條單行道,讓車輛通行更加便捷。
同時,公安交管部門設立“午間窗口”,在中午、節假日堅持交管服務“不打烊”,并設立無人值守車管所,讓廣大群眾自助辦理車駕管業務,還將26項車駕管、交管審批等業務進駐縣行政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理。交管部門根據市場主體實際情況,積極向上級公安交管部門爭取政策權限下放。在全縣所有摩托車、電動車銷售商設立車輛上牌代辦點,讓所有經銷商能夠“帶牌銷售”。在該縣東風汽車商城設立機動車注冊登記服務站,既方便群眾,也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023年以來,車管部門先后為企業提供上門集中辦理車輛登記業務、下鄉辦證業務11次,直接惠及6家企業、2600余名群眾。(通訊員黃星河)